“我是别人的财产”

柬埔寨诈骗园区中的奴役、人口贩运和酷刑

柬埔寨|政府纵容奴役与酷刑在臭名昭著的诈骗园区内蔓延

  • 国际特赦组织在为期18个月的调查中,走访了50多个诈骗园区
  • 幸存者的证词详细揭示了数千人遭到人口贩运、奴役与强迫劳动
  •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犯罪团伙疑似勾结柬埔寨政府以实施暴行

国际特赦组织在今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指出,柬埔寨政府对境内50多个诈骗园区内大规模发生的奴役、人口贩运、童工与酷刑等一系列侵犯人权行为视而不见,任由犯罪团伙肆意妄为。

报告题为《我是别人的财产》,其中接受采访的幸存者表示,他们原以为是在申请正规工作,结果却被贩运至柬埔寨,被关押在类似监狱的园区中,被迫从事网络诈骗,沦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欺骗全球受害者的地下经济体系的一份子。

来自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求职者被高薪诱惑,最终落入由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运营的险恶劳动营,在暴力威胁下被迫从事诈骗。

艾格尼丝·卡拉马德(Agnes Callamard), 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

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艾格尼丝·卡拉马德(Agnes Callamard)表示:“这些诈骗园区的幸存者描述了自己被欺骗、贩运并奴役,仿佛身陷噩梦。他们被迫参与犯罪活动,而这些活动似乎得到了柬埔寨政府的默许。”

“来自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求职者被高薪诱惑,最终落入由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运营的险恶劳动营,在暴力威胁下被迫从事诈骗。”

“国际特赦组织的调查揭示了这场危机的可怕规模,而柬埔寨当局并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制止。政府的失败使犯罪网络更加胆大妄为,其触角已伸向国际,导致数百万的民众受到这些诈骗的影响。” 

国际特赦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籍诈骗园区老板与柬埔寨警方之间存在配合甚至勾结的可能。尽管园区内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但警方却迟迟未能关闭园区。

“高薪和游泳池”的诱惑

这份长达240页的报告是迄今为止对柬埔寨诈骗问题最全面的记录。在报告中,国际特赦组织确认了柬埔寨境内至少存在53个诈骗园区,并采访了来自8个国家的58名幸存者,其中包括9名未成年人。此外,国际特赦组织还审阅了其他336名柬埔寨诈骗园区受害者的记录。这些受访者有的是自己逃出园区,有的是被救出,还有的是家人支付赎金后才获释。 

受访者的证词揭示了一个庞大而暴力的犯罪体系,而柬埔寨当局对此不仅知情,还表现出极度无效甚至腐败的态度,这显示出当局对这些侵犯人权行为的默许态度甚至共谋嫌疑。

他们说如果我不停止尖叫就会一直打,打到我不叫为止。

*丽莎,她在18岁时遭到人口贩运,并被迫从事诈骗工作。

一名18岁的幸存者*丽莎(Lisa)在泰国放假期间寻找工作时遭到贩运,她说:“(招聘人员)说我会做行政工作……他们发了带泳池酒店的照片……工资很高。”

然而,她却在晚上被带过河进入柬埔寨,强迫从事诈骗工作长达11个月,园区内有武装保安看守。当她试图逃跑时,遭到了残忍的殴打。

她说: “有四个男人……其中三人按住我,带头的用金属棍打我的脚底……他们说如果我不停止尖叫就会一直打,打到我不叫为止。”

此地图显示国际特赦组织所记录的53个诈骗园区。

“他们一直打,直到那人全身发紫”

在为期18个月的调查中,国际特赦组织走访了柬埔寨16个城镇中53个诈骗园区中的52个(仅有一个除外),以及另外45个高度疑似的诈骗园区。许多园区原本是赌场或酒店,自柬埔寨于2019年禁止网络赌博后,便被主要来自中国的犯罪团伙改造并加以利用。

这些园区的设计似乎就是为了将人困在里面,园区内设有监控摄像头,围墙上装有铁丝网,并配有大量安保人员,他们常常携带电击棒,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配备枪支。幸存者报告称:“逃跑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受害者是通过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的欺诈性招聘广告被诱骗至柬埔寨。幸存者表示,他们在被贩运后遭强迫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联络,发起对话,进而进行诈骗。这其中包括虚假恋爱、投资骗局、虚构商品交易,或通过建立信任后骗取钱财——一种被称为“杀猪盘”的手法。

除一人外,所有受访的幸存者均为人口贩运受害者,且全部是在暴力威胁下被迫劳动。国际特赦组织认定其中32起案件符合国际法对“奴役”的定义,诈骗园区管理者对他们的控制程度已构成事实上的“所有权”。幸存者还报告称,自己被“卖入”园区,或目睹他人被出售。许多人被告知欠下债务,必须通过工作偿还。

在接受采访的58名幸存者中,有40人曾遭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虐待——几乎全都是由诈骗园区的管理人员所施加。一些园区内设有专门的“小黑屋”,用于惩罚无法工作、无法达到工作目标或试图与有关当局联系的人。

幸存者多次提到园区内或附近有人死亡。一人描述曾听到尸体坠落屋顶的声音。国际特赦组织也证实,一名中国籍未成年人在园区内死亡。

幸存者*西地(Siti)描述自己曾看到一名越南人被园区老板殴打,持续约25分钟。他说:“他们不停地打(那个越南人),直到那人全身发紫……然后再用电击棒。打到那个越南人不能叫、不能动……然后老板跟我说等另一个园区来把他‘买’走。”

在接受访谈的9名未成年人中,有5人曾遭受酷刑或虐待。17岁的泰国男孩*萨瓦特(Sawat)曾被多名管理者殴打,之后还被威胁脱光衣服跳楼。

Satellite imagery of PSP01: compound with suspected guard posts - highlighted with yellow circles - at strategic locations within the perimeter wall. The compound buildings have blue roofs.
PSP01园区,该园区在围墙内的重要位置设有疑似警卫哨所(以黄色圆圈标出)。

柬埔寨政府的严重失职

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发现,尽管柬埔寨政府多次被告知诈骗园区内存在广泛的侵犯人权行为,但仍未对这些问题展开充分调查。

柬埔寨当局明知这些诈骗园区内发生的情况,却仍纵容其持续存在。我们的调查揭示了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失职行为,这些失职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也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动机的质疑。”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区研究主任蒙瑟·费雷尔(Montse Ferrer)表示。

柬埔寨政府声称已通过其“国家反人口贩运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to Combat Human Trafficking)及多个部级工作组应对诈骗危机,这些工作组负责监督警方对园区内受害者开展的一系列“营救”行动。然而,在报告中确认的诈骗园区中,超过三分之二在警方的突袭和“营救”行动之后仍继续运营。在波顿沙库(Botum Sakor)的一个园区,尽管媒体广泛报道了人口贩运事件,警方也多次介入营救受害者,但该园区至今仍在运作。

警方的失职源于他们与诈骗园区老板之间的勾结或配合。例如,在许多所谓的“营救”行动中,警方不会进入园区调查,而是仅在大门口与园区经理或保安会面,由对方将求助者交出。然后园区继续照常运营。

在其他情况下,几名幸存者表示,他们秘密联系警方求助,却不知为何被园区老板发现并遭到毒打。一名越南幸存者告诉国际特赦组织:警察是“为园区工作,他们会把求助信息回报给园区老板。”

被“营救”出来的人往往随后会被拘留在条件恶劣的移民拘留中心,长达数月之久——柬埔寨当局未能将他们认定为人口贩运受害者,也未能依据国际法为其提供应有的协助。

与此同时,当局还打压了公开谈论诈骗园区问题的人。多名关注此议题的人权捍卫者和记者遭到逮捕,而曾报道诈骗危机的当地媒体《民主之声》(Voice of Democracy)也于2023年被迫关闭,显然是因该报道而遭到打击报复。

国际特赦组织已将调查结果提交给柬埔寨的国家反人口贩运委员会,该委员会回应并提供了有关在园区采取干预措施的数据,但该数据模糊不清,未能说明政府是否已就剥夺人身自由以外的侵犯人权行为,对任何人士进行识别、调查或起诉。对于国际特赦组织提供的诈骗园区或可疑地点清单,该委员会也未作出回应。

Caged windows and barbed or razor wire on internal walls of a white scamming compound building.
一个诈骗园区高墙后的窗户装有铁栏杆,墙顶装有三层铁丝网或刀片刺网。

只要政府视而不见,奴役行为就会继续存在。

蒙瑟·费雷尔(Montse Ferrer)
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区研究主任

“柬埔寨政府本可以制止这些暴行,但他们选择了袖手旁观。有记录的警方干预行动,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作秀’。”蒙瑟·费雷尔表示。

“柬埔寨当局必须确保不再有求职者被人口贩运至该国,遭受酷刑、奴役或其他形式的人权侵犯。他们必须立即调查并关闭所有诈骗园区,切实识别、协助并保护受害者。只要政府视而不见,奴役行为就会继续存在。”

国际特赦组织在此报告中采访的幸存者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台湾和埃塞俄比亚,此外国际特赦组织还掌握了数百名来自印度、肯尼亚、尼泊尔、菲律宾和其他许多国家受害者的记录。

背景信息

根据国际人权法,柬埔寨政府有义务确保没有人被蓄为奴隶、受到奴役,或遭强迫劳动。它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经济剥削,且必须防止、禁止、调查并起诉任何酷刑行为。柬埔寨政府还必须有效调查、起诉并审判无论是国家行为体还是非国家行为体犯下的人口贩运罪行;它必须识别受害者并提供补救措施;并确保“营救”行动不会进一步侵犯受害者的权利与尊严。

*为确保人身安全,所有幸存者均使用化名。

Drone footage of a scamming compound with a blue roof and high perimeter walls, security cameras, and security guards.
一个诈骗园区的无人机航拍画面,显示其高大的围墙、监控摄像头以及安保人员。